在宁波象山有一家始建于1980年的建筑公司
在三面环海的宁波象山,有着一家始建于1980年的建筑公司——中达建设,施工项目遍布江浙沪皖赣京津冀等17余个省市及多个境外市场,累计取得各类专利50余项,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曾获中国土木工程领域最高荣誉奖项之一——詹天佑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达建设与象山一批建筑企业在全国建筑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推动象山在1994年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县级“建筑之乡”,2011年跨入“浙江省建筑强县”,建筑经济总量、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稳居宁波首位和全省前茅。
然而,三年前债权人的一纸破产申请,差点把这家老牌建筑企业“撕”成碎片。因管理粗放、连环担保、诉讼缠身,中达建设深陷债务泥潭。其最核心的资产,住建部颁发的中国建筑行业最高级别、最具含金量的资质认证,“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也因企业濒临破产面临流失。
2022年6月,债权人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对中达建设的破产申请,综合考虑案件办理的便利性,案件被移交到象山法院。
承办法官卢碧蓉初步摸排后,倒吸一口凉气。中达建设自2010年以来承接的300多个项目中,仅有3个为自营,其余均为挂靠、转包或内部承包,大量工程结算悬而未决、材料款拖欠、质保金难追,债权债务关系盘根错节,如同一团乱麻。
“中达建设这事,不是‘破产’两个字就能翻篇的。”卢碧蓉细致梳理着——中达建设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是建筑行业的“最高通行证”,持有该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各类别、各等级的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不受项目规模、投资额、结构复杂程度或技术难度的限制,有能力也有资格建造中国最复杂、最重要的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代表着企业的顶尖综合实力和最高信誉水平。而且特级资质无法脱离企业主体单独转让,若是破产清算,将对象山建筑行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将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各方的钱袋子想保住,债主、员工、供应商,一个都不能少,只有一条路——把中达‘救活’。”卢碧蓉和团队琢磨,“得重整,保住那个特级资质,让中达自己‘站’起来,重新接项目赚钱。”
然而,案件受理仅半个月,又一个危机接踵而至。国家政策调整,要求建筑企业在当年8月10日前上传特级资质评审材料,一旦错过,金字招牌将瞬间作废。
“特级资质要是废了,中达就真成空壳子了。”卢碧蓉和团队忧心忡忡,后续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多项建筑业资质的延续工作也迫在眉睫,法官和管理人非建筑资质专家,要在企业濒死状态下完成高度专业化工作,难度超乎想象。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拯救。推动中达建设破产重整,保住特级资质,必须争分夺秒。
首要问题是完成各项资质的延续。依托企业破产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象山法院将资质延续面临的21项具体难题逐一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答复时限。同时与住建等主管部门开展多次专题会议,摸清中达建设在安全生产、人员配备、项目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的“病灶”,共同“开方抓药”,抢在政策窗口关闭前完成资质延续所需的各项补救措施。
面对300多个错综复杂的挂靠、转包项目,考虑到传统“一锅烩”清算易引发不公与维稳风险,象山法院与管理人创造性提出“谁投入、谁负责、谁受益”原则。
“一个项目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家庭,欠下的‘外债’,比如材料款、分包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就得用这个项目自己挣的钱来还。不能把这钱扔进公司破产的‘大泥潭’,让所有人都来分。”卢碧蓉说,如此一来,材料商、包工头、农民工等能更快、更确定地拿到钱,项目本身也还能活下去,工人有活干,供应商也愿意继续合作。
这一创新方案被写入《破产财产管理与变价方案》,并成功获得债委会表决通过。为了确保资质价值“不缩水”,债委会还表决同意将资质延续的必要费用列为共益债务或破产费用优先支付。
在建筑行业竞争白热化,利润微薄的“寒冬”,如何让中达建设名下这稀缺的特级资质,在破产重整的背景下依然能吸引到有实力、出高价的投资人,是法院和管理人面临的下一个课题。
为精准招募最优投资人,象山法院指导管理人突破传统招募渠道,在《建筑时报》等行业权威媒体投放招募公告,同时协调县委县政府,借力主管部门举办线下专场推介会,详解中达资质价值与重整前景。推介会那天,上海、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意向方纷纷咨询。
与此同时,法院和管理人团队监督确保两个自营的在建工程完工交付,并顺利完成结算。
2023年11月,中达建筑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提交表决《重整计划(草案)》,一位材料供应商代表感慨道:“方案保住了公司,保住了资质,我们这些靠中达吃饭的人,看到了继续合作的希望,比清算强!”
方案最终获表决通过。2024年1月,象山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重整投资人提供1.3亿元重整对价款,分两期支付。2024年8月23日,随着最后一笔重整资金到位,中达建设核心资产完成移交。
当承载荣誉与希望的特级资质得以延续,当中达公司摆脱债务枷锁重新出发,破产重整所守护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地方支柱产业的信心与未来。
如今,中达公司已成功完成重整与信用修复,以崭新面貌强势回归市场。在新投资人的引领下,在重整后的近一年,中达公司已成功参与8次项目竞标,并与3家项目发包方展开深入洽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